認識類固醇 長期服用類固醇藥物抑制過敏,可能導致關節壞死-------兼談藥物殘留於脂肪組織是否真有其事?

鄭醫師:最近台中有案例發現,三十歲不到男性因為長期服用類固醇而導致關節壞死,需要作關節置換術,以三十歲之齡就需作關節置換術的案例,實為罕見。這則醫藥新聞提到當事人長期服用含類固醇的藥物的主因,是為了要抑制過敏性鼻炎的症狀,若他能瞭解過敏性鼻炎的改善,可以從隔離急性及慢性過敏原來改善,相信他可以減少大部分的藥物服用而避免走上換關節手術的狀況。

此外,他的主治醫師,羅性骨科醫師也提到類固醇導致關節的嚴重傷害,原因是:類固醇排不出來,囤積在人體內的脂肪細胞,作用在血管上皮,讓血管供應減少,造成局部組織壞死,對骨頭的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而骰骨頭血液供應被阻斷,亦無其他側支循環可以供血,自然造成骰骨頭壞死。

過去我在提到藥物可能會殘留於脂肪組織時,許多人對此不甚瞭解,亦不明白可以把身體毒素從脂肪組織排出體外的排毒程式對人們有何重要性,很高興有其他專科醫師在新聞媒體上提醒民眾,藥物殘留對身體的影響。

總之,身體有症狀,最好找出根源來處理,長期靠藥物來抑制症狀,除了藥物本身本身的副作用帶來的影響,亦可能造成脂肪組織累積毒素,造成身體另一層的負擔,提醒大家注意。已經長期服用藥物,擔心身體殘留毒素影響健康的人們,不妨多瞭解排毒程式的原理及作法來幫助身體清新,讓身心更健康。

 

 下一張(熱鍵:c)

醫師提醒勿濫用類固醇 以免終生遺憾

2009.07.14 李梅金

台灣屬於海島型國家濕熱氣候造成民眾罹患過敏性鼻炎比率很高。不到卅歲的廖先生,長年濫用含類固醇的抗過敏性鼻炎藥,導致關節骨頭壞死,不到卅歲就得換人工髖關節,醫師呼籲大眾,謹慎用藥,以免終生遺憾。

廖先生向醫師反映,他的左腿痠痛已有一年時間,原本走一天才痛,今年變本加厲,只要走路就痛,他最初當做一般的筋骨痠痛,但中西醫都看過就是不見好轉,台中慈濟醫院檢查發現,他的髖關節已出現骰骨頭缺血性壞死,得置換人工關節。 那麼年輕就要換人工關節,令人不解。推敲背後的原因,羅揚斌醫師發現,原因是廖先生長期服用含類固醇的抗過敏性鼻炎藥物

廖先生說,從小就常因鼻水過敏成天流不停影響上課,連出了社會都無法擺脫,他為貪圖方便與便宜,都到小診所跟藥房拿「抗鼻子過敏的藥」,因為吃了藥兩三個小時就可以好,從十三歲起,一吃十五年,他曾經透過運動改善症狀,但不運動後又發作,鼻子成了健康風向球,身體一有不適,連吃壞肚子都馬上從鼻子過敏先開始,但他並沒有警覺,不知不覺掉入類固醇藥物濫用的夢魘中,藥愈吃愈重,當一天藥量最高達卅粒之多時,自己都被嚇到。

羅揚斌指出,類固醇藥物之所以會導致關節的嚴重傷害,原因是類固醇排不出來,屯積在人體內的脂肪細胞,作用在血管上皮,讓血管供應減少,造成局部組織壞死,對骨頭破壞的作用無法反轉,而骰骨頭血液供應從遠端往近端供應,只要血液供應被阻斷,又沒有其它側肢可以供應,就會造成骰骨頭缺血性壞死。

他表示,台灣醫藥概念逐漸普及化,國民使用類固醇的觀念已愈來愈成熟,一般都不會濫用,所以很驚訝還會有那麼年輕就要換人工關節的案例,廖先生左側下肢的不適,經置換人工髖關節,現在已逐漸改善,狀況愈來愈好。羅揚斌也建議廖先生與其吃藥治標,不如找出過敏原,才是治本之道。

 

 下一張(熱鍵:c)

Vast說:

您知道嗎?

類固醇服用三個月即應停用

連續服用六個月即會有月亮臉及虎背熊腰產生

連續服用一年極可能宣佈洗腎

新聞最後一段提到,國人使用類固醇的觀念已越來越成熟。我打大問號?????

有多少人的過敏是自己或父母用營養補充品而好轉的?都是一過敏就用藥壓住吧!

有多少人寧願吃維骨力(內含類固醇),也不願服用天然的營養補充品?

您想永遠對症下藥?

還是慢慢針對源頭去做改善?

台灣醫病藥的比例真的太高了,但我們國人的健康到底有多少進步?

給所有愛用藥物的台灣同胞,深思一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寧心西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